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
精神分析取向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-理論與實務系列講座
理論與實務系列之二:梅蘭妮.克萊恩
克萊恩相信,精神病式焦慮的根源,來自人類天生就有的嬰兒期焦慮。
透過其著作,我們看見克萊恩如何以佛洛伊德理論為基礎,探討早期心智發展與兒童、成人精神病理的成因,進而提出潛意識幻想、偏執分裂與憂鬱位置及兒童分析技巧等原創概念,開啟當代精神分析的嶄新視野。
講師們均在傳承克萊恩學派思想的倫敦 Tavistock 中心求學多年,將從克萊恩女士(治療師們敬稱她Mrs Klein)的生平開始,選讀八篇重要著作與臨床案例,帶領學員深入兒童精神分析所揭示出的內在心智世界。
日期:2022年9月-2022年12月 共八週
時間:週六上午9.00–10.15; 10.30–11.45
對象:兒童青少年及家庭工作的專業人員及相關科系之學生等。
地點:線上(Zoom視訊會議)
費用:12,000 會員/學生:9,600 (會員價僅適用於報名時已完成入會手續,並繳交會費者。)
主要教材:
Klein, M. (1975). Love, guilt and reparation
and other works, 1921-1945 (Vol. 1). London: Hogarth Press.
(中譯本:梅蘭妮.克萊恩。愛、罪疚與修復。心靈工坊出版)
Klein, M. (1975).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
works, 1946-1963 (Vol. 3). London: Hogarth Press.
(中譯本:梅蘭妮.克萊恩。嫉羨與感恩。心靈工坊出版)
| 日期 | 題目 | 主講 | 
| 2022 9.
  17  | 梅蘭妮.克萊恩:生平及其理論概述 An introduction to Melanie Klein's life and thinking 認識客體關係學派的開始,理解克萊恩發展其理論與自己人生經驗的相關脈絡。 | 陳煥昭 | 
| 9.
  24 | 1930
  象徵形成在自我發展中的重要性 The
  importance of symbol-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go 克萊恩在此論文開創性地提出象徵形成之概念,並描繪它如何跟自我的發展、客體關係以及跟現實的關係息息相關。 | 樊雪梅/林玉華 | 
| 10. 15 | 1929
  反映在藝術創作中的嬰兒焦慮 Infantile
  anxiety-situation reflected in a work of art and in the creative impulse 透過探討一齣兒童歌劇和一部小說,克萊恩生動地描繪出男孩與女孩的早期伊底帕斯焦慮。 | 甄家明 | 
| 10.29 | 1923學校在兒童原欲發展中的角色 The
  Role of the School in the Libidin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 兒童內在的焦慮,慾望,如何在學校環境下展現;學校和老師應如何對待孩童才能幫助心理的發展,克萊恩提出她的觀點。 1931論智力抑制理論 A
 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Intellectual Inhibition 克萊恩從一個七歲兒童的分析過程中,討論過度強烈的早期焦慮如何干擾自我的發展及抑制智力。 | 魏秀年 | 
| 11.12 | 1936
  斷奶 Weaning 身為人生後續面對分離的雛型,關於斷奶、與母親乳房的分離的思考。 | 陳煥昭 | 
| 11.26 | 1946
  某些類分裂機制的評論Notes on Some
  Schizoid Mechanisms  1940
  哀悼及其與躁鬱狀態的關係 Mourning
  and its relations to manic depressive states 累積了多年分析兒童及成人的經驗,克萊恩提出心智發展的新觀點 – 偏執分裂位置與憂鬱位置 – 開啟了精神分析發展的新紀元。 | 樊雪梅/林玉華 | 
| 12.10 | 1945
  從早期焦慮談伊底帕斯情結  The
  Oedipus Complex in the Light of Early Anxiety 克萊恩總結她多年來對伊底帕斯情結的看法演進,並說明自己與佛洛伊德對此概念的相同、不同與拓展之處。 | 甄家明 | 
| 12.17 | 1957
  嫉羨與感恩 Envy
  and Gratitude 在此論文中克萊恩對於嫉羨提出了諸多創新的思路,並與其他概念連結,特別是嫉羨與感恩兩者的配對。 | 翁欣凱 | 
講師群簡介:(授課序)
陳煥昭  醫師
Tavistock認證兒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(ACP, UK)
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
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監事
樊雪梅 博士
兒童精神分析師(IPA)
成人精神分析師(BPaS, IPA)
Tavistock認證兒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(ACP, UK)
兒童心理治療博士(UEL & Tavistock and Portman
Foundation Trust)
林玉華 博士
國際精神分析學會(IPA)兒童暨成人精神分析師
Tavistock認證兒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
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
前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系主任
甄家明  臨床心理師
Tavistock認證兒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(ACP, UK)
臺灣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
魏秀年  臨床心理師
Tavistock認證兒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(ACP, UK)
臺灣兒童與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
翁欣凱  臨床心理師
Tavistock認證兒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(ACP, UK)
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理事
詳細課程內容與報名網址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